- 发布人:思政部
- 时间:2024-06-11
- 点击:0
- 来源:
曾经有这样一个大学生职业规划情况的调查,在受访的大学生当中,仅仅只有3%的人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并付出行动,32%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模糊,没有明确的目标,65%的大学生根本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而只有那3%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说明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学生该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呢?
一、认识自我,了解社会
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干什么”等问题。
1. “what”分析法
(1)Who am I?(我是谁?):面对自己,真实地写出每一个想到的答案,并按重要性排序,比如自己的专业、家庭情况、年龄、性别、性格、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等。
(2)What will I do?(我想做什么?):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写下来。
(3)What can l do?(我会做什么?):可以把自己有能力做的,还有通过潜能开发能够做的事写下来。
(4)What can support me to do?(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将自已所处的家庭、单位、学校、社会关系等各种环境因素考虑进去。
(5)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
2. SWOT分析法
SWOT是“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的组合。优势优点(strength):什么是我最优秀的品质?我曾经学习了什么?我曾做过什么?最成功的是什么?劣势缺点(weakness):我的性格有什么弱点?经验或者经历上还有哪些缺陷?最失败的是什么?机遇(opportunity):现在的就业形式各种职业发展空间、社会最急需的职业;威胁(挑战):(threat)专业冷门、同学竞争、薪酬过低。
通过上述方法,了解自身的兴趣、性质、价值观、能力、潜能、心理特征等等,分析就业形式与自己能力的匹配情况,合理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确立目标,规划未来
确立目标是成功的起点。大学生如果能对自己的未来及时做好规划,有所设计,现实的学习和生活就会指向这一目标,每一天就会过得很有意义,就会成为对未来已经有所准备的人。目标的设计应科学合理。目标应具体,是可以衡量的;目标应适当,既不好高警远,不切实际,又不因循守旧,影响发挥目标应体现阶段性,既有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又有长期目标。无论什么目标,只要适合自己,有益社会,就可以确立。
三、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的依据。大学生通过专业实践,能够较好地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训练和提高专业技能,并强化专业思维和职业伦理修养。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一方面有助于培养自身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锻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了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如何应对挫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自我修养与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理性对待挫折
首先,要认可和接纳挫折的存在。其次,要认可和接纳自己。没有全知全能的人,失败很正常。第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面对挫折情境,考察原因。客观结果已定,能够改变的只有主观的态度和行动。
2.学会合作
学会倾听,学会向他人学习,尽管可能别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行事风格与自己完全不同;慷慨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尽管你知道你的主意很可能被修改甚至否决。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愉快合作是顺利择业、就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之,大学生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方法作指导,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才能做出合适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才会最终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