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
  • 发布人:思政部
  • 时间:2024-06-14
  • 点击:0
  • 来源:

不知不觉2024毕业季来咯,还没好好与青春告别,各种毕业“难题”也纷沓而至。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心态的调适与适应。如果你还在对毕业入职感到焦虑,这有一份超实用的心理压力调适指南。

帮你轻松应对毕业季的种种挑战!快来查收吧!

1、担忧未来,焦虑心理

产生原因:大学毕业生在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时,既希望能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

表现:在就业过程中这些负面情绪会让毕业生存在一定的焦虑,成天想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造成精神上紧张、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在行为上反应迟钝,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

image.png

2、认知不足,从众心理

产生原因:学生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不足。在从稳定的校园转向动态发展的社会时,很难精准地甄选就业信息,偏好以从众的方式获取所谓的“安全感”。其次,是对自身技能和岗位需求的认知不足,很多同学虽然接受了教育,但是很难合理地评估自身技能、职业特质和目标岗位要求,导致无法明确个人发展方向。

表现:很多同学在进行选择时,倾向于观望其他同学的选择,即“随大流”。

image.png

3、放弃努力,躺平心理

产生原因: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大家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有部分毕业生在求职受挫后不能正确及时调整心态。

表现:情绪低落,一蹶不振,有的甚至想要放弃一切求职努力,听天由命,严重者甚至对外界的环境漠然置之,不与外界交往。

image.png

4、缺乏独立,依赖心理

产生原因:大家尚未经历社会的磨砺,部分同学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现:在择业就业时,常常不知所措。过分依赖学校的联系,或是听从家长的安排,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

image.png

5、定位不准,偏执心理

产生原因:在就业过程中,关于偏执的主要心理表现为追求公平的偏执、高择业标准的偏执和对专业对口的偏执。

表现:有的同学将自己就业的一切问题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不能及时调整就业目标,降低就业期望值,无视专业的适应性,自身偏执心理导致就业机会减少。

毕业生如何应对择业中的心理困扰?

1、正确定位自我,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

深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和潜力,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这有助于你在求职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需求,避免盲目跟风或追求不适合自己的职位。

摒弃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避免过度追求“一步到位”、“高薪高职”等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要树立合理的就业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2、调整心态,增强自信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减轻就业过程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

自我激励: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可以通过写下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或者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来增强自信心。

3、制定合理的就业规划,积极行动

明确目标: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包括职位、薪资、工作地点等方面的要求。

制定计划: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求职计划,包括筛选目标单位、准备简历、模拟面试等步骤。有计划地求职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和方向。

积极行动:参加各类招聘会、投递简历、面试等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求职策略。

4、学会面对挫折,保持积极的心态

接受失败: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要学会接受失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

保持积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前景。

5、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保持积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目标,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薪资和职位等物质条件,更要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