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心理健康讲座圆满落幕 助力学子实现心理调适
  • 发布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时间:2025-03-11
  • 点击:0
  • 来源:

2025年3月4日,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主办的心理健康讲座在我校一楼大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来自西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硕士、资深心理咨询师曾莉娅老师担任主讲,吸引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4级六个专业的10个班级,共150名同学的积极参与。讲座主题为“新生活,‘心’赋能——大学生活的心理适应”,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大学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与挑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准时开始,曾莉娅老师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案例分析,引领大家深入探讨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管理等方面常见的心理困扰。她首先提到,大学生活是每个年轻人从高中到成人身份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一过程充满了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初入大学的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等多重压力,很多人会因此产生焦虑、失落或迷茫的情绪。

曾老师详细解读了大学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包括时间管理困难、情感波动、人际关系冲突以及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学业压力等问题。她指出,心理困扰的根源往往在于对大学生活的认知不充分或过度依赖外部评价,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曾老师强调,大学生应当注重自我心理调适,学会在压力中寻找到应对的力量,做到理性认识和情感调节的平衡。

在讲座过程中,曾老师通过真实的案例与同学们互动,生动地解释了压力与情绪管理的具体技巧。例如,面对学业压力时,如何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与目标设定;在情感困扰面前,如何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来重建自信心;在人际关系方面,如何建立健康的沟通方式,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她的讲解既深入浅出,又贴近生活,让同学们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了更深的认识。

讲座的互动环节尤为引人注目。曾老师邀请同学们踊跃提问并分享自己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扰。有的同学表达了在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时感到焦虑不安;有的同学分享了在与室友相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与摩擦。针对同学们的困惑,曾老师耐心聆听,并根据每个具体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她强调,大学阶段是一个探索自我、发现兴趣的过程,面对压力时,应该学会调整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方式。

曾老师还特别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她指出,大学生应当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避免过度自责或过高要求。她还分享了许多心理学中的实用技巧,如情绪的快速疏导方法、焦虑管理技巧和有效的情感调节策略,让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加科学的理解和认知。

讲座的最后,曾老师用一句话总结道:“在大学这段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不仅要学会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如何与自己和他人相处,如何保持心灵的平和与稳定,做到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她鼓励同学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扰时,要学会放松心情,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在学业、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智慧,保持心理的灵活与健康。

本次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心理调适的有效方法,还帮助大家增强了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的能力。许多同学在讲座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表示今后在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困难与压力时,将更加理性地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此次讲座的圆满落幕,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学院也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